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事行政 > 正文

基本工资等级算法(基本工资等级算法怎么算)

2025-04-14 1292 0 评论 人事行政


  

本文目录

  

  1. 工资算法是什么呢
  2. 基准工资和基本工资有什么区别啊
  3. 底薪工资怎么算
  4. [国家基本工资怎样算法]基本工资算法
  5. 工资算法的正确的公式

一、工资算法是什么呢

1、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2、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3、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4、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案例一:某员工月薪2175,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2×(21.75÷23)=2080.4。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3)=2080.4。

  

案例二:某员工月薪2175元,5月份有21个工作日,5.1为法定节假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0天,本月月薪多少。

  

正算法:2175÷21.75×(20+1)×(21.75÷(21+1))=2076.14。

  

反算法:2175—2175÷21.75×1×(21.75÷(21+1))=2076.14。

  

二、基准工资和基本工资有什么区别啊

基准工资:由基本工资(含生活补贴)、资格工资和调整工资组成。(各个行业的算法不一定相同)

  

1.基本工资内包含生活补贴,是根据资格

  

2.基本工资中的生活补贴包含肉食补贴,

  

主食补贴,副食补贴,物价补贴、洗理补贴,燃料补贴,取暖补贴,粮油补贴,报刊补贴等。以上供参考。

  

三、底薪工资怎么算

底薪工资是按工资薪减月薪加21.75*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工资底薪是指从业人员的基本工资,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底薪是保底的。就说无论这个月做的业绩怎么样,都会有这些基本工资。如果这个月有奖金或者提成或者绩效的话,月薪就等于底薪加奖金加其他的,这个就是工资了。基本工资是包括了津贴加班费等的工资,底薪是正班时间的工资,即一天八小时,每星期五天,每个月二十一点七五天的最低工资。

  

基本工资内容介绍: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也称标准工资。在一般情况下,基本工资是职工劳动报酬的主要部分。

  

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来说,在企业中,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所在职位、能力、价值核定的薪资,这是员工工作稳定性的基础,是员工安全感的保证。同一职位,可以根据其能力进行工资分不同等级。

  

底薪即基本工资,劳动法规定的当地最低保障工资基数。而基本工资是工资构成的一部分,各单位规定比一样。但一般是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工资、津贴、各种补助、奖金等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四、[国家基本工资怎样算法]基本工资算法

工资分配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矛盾最多、难度最大的一项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一直是一个焦点的话题。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国家基本工资计算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劳动者基本工资是根据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及企业规章制度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工资。

  

根据国家统计局1990年1月1日颁发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1990年1月1日局令第1号)和《〈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以及劳动部颁发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和《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劳部发[1995]226号)的有关规定,劳动者的全额工资是指其每月所收入的基本工资(又称标准工资)与辅助工资(又称非标准工资)之总和,即实得工资。例如工资总额组成中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就是基本工资。再具体些说,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均属基本工资。劳动者的辅助工资是指基本工资以外的各种工资。例如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等等。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现在算应该是用21.75算,所以你的工资应该是基本工资/21.75*工作天数

  

如果是3倍的按照小时来算应是基本工资/21.75/8*3*加班小时数。

  

本公司实行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工作制,员工的工时计算方法如下;

  

365天–104天(双休日)- 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365天–104天)÷12个月= 21.75天

  

当月总天数-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当月应出勤天数

  

当月实际出勤天数-当月应出勤天数=双休日加班天数

  

法定节假日原则上公司均安排放假,但因特殊情况要求员工上班,均按法定加班比例进行支付,此期间上班时间不进行调休。

  

按当月应出勤天数上班者为正常出勤,(年度行事历上的正常出勤天数为当月应出勤天数),发放当月标准工资。

  

缺勤的工资计算方法分为两种:倒推法和顺算法

  

倒推法的工资计算方法为:标准工资-标准工资÷ 21.75天×缺勤天数=应得工资

  

顺算法的工资计算方法为:标准工资÷ 21.75天×当月实际勤天数=应得工资

  

A)当月新入职员工和当月离职员工未按当月应出勤天数出勤的,用顺算法,若用顺算法计算出的工资大于该员工的月标准工资,则用到推法。

  

例1: 2015年7月份应出勤天数为23天,某员工7月2日入职开始上班,实际出勤天数为22天,则缺勤天数为1天,该员工标准工资为2030元。

  

①顺算法:标准工资÷ 21.75天×当月实际勤天数=应得工资

  

例1中的员工应得工资为:2030÷ 21.75×22=2053.33元,大于该员工的标准工资

  

(2030元),所以,此时需用倒推法:

  

标准工资-标准工资÷ 21.75天×缺勤天数=应得工资

  

用倒推法例1中员工的应得工资为:2030元-2030元÷ 21.75天×1天=1936.67元

  

例2.: 2015年7月份应出勤天数为23天,某员工于7月22日辞职到期,当月实际出勤天数为15天,则缺勤天数为8天,该员工标准工资为2030元.

  

例2的员工应得工资为:2030元÷ 21.75天×15天=1400元

  

B)在职员工未按当月应出勤天数出勤的,用倒推法计算当月工资,若用倒推法计算出的当月工资为负数的请况下,则用顺算法。

  

例3:2015年7月份应出勤天数为23天,某员工从7月1日请事假至7月30日,7月31日上班,该员工实际出勤天数为1天,则缺勤天数为22天,该员工标准工资为2030元。

  

按规定需用倒推法计算该员工7月份工资:

  

标准工资-标准工资÷ 21.75天×缺勤天数=应得工资

  

例3中的员工应得工资为:2030-2030÷ 21.75天×22=-23.33元,该员工当月工资为负数,

  

则应当用顺算法计算该员工当月工资,计算如下:

  

2030元÷ 21.75天×1天=93.33元。

  

例4: 2015年7月份应出勤天数为23天,某员工从7月10日请事假至7月15日,7月16日上班,该员工实际出勤天数为19天,则缺勤天数为4天,该员工标准工资为4200元。

  

按规定需用倒推法计算该员工7月份工资:

  

标准工资-标准工资÷ 21.75天×缺勤天数=应得工资

  

例4中的员工应得工资为:4200-4200÷ 21.75天×22=3427.59元,该员工当月工资为3427.59元。

  

备注:标准工资=基本+加薪累计+技能+管理+职务

  

基本工资÷ 21.75÷8小时×150%=平日每小时加班工资

  

基本工资÷ 21.75÷8小时×200%=休日每小时加班工资

  

基本工资÷ 21.75÷8小时×300%=休日每小时加班工资

  

五、工资算法的正确的公式

工资计算公式是:当月工资=月薪-月薪÷21.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的计算应以直接支付给职工的全部劳动报酬为根据。

  

固定月薪属于计时工作制,奖金的作用是奖励与生产或工作直接相关的超额劳动,劳动者创造超出正常劳动定额的社会所需劳动成果时给予的物质补偿,津贴是对劳动者在特殊情况下的额外劳动消耗或额外支出进行补偿的一种工资形式。

  

1、基础工资,是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的工资。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由用人单位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它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主要采取按绝对额或系数两种办法确定和发放。

  

2、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技能、重要性等评价要素明确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内容,工资多少需要按岗位来转移。

  

3、效益工资,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实际完成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给职工的工资。

  

4、浮动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报酬随着企业经营好坏及劳动者劳动贡献大小而上下浮动的一种工资形式。

基本工资等级算法(基本工资等级算法怎么算)


复制成功